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推動體育事業協調發展——《“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體育區域發展內容解讀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第十四部分體育區域發展提出4大任務、2大工程,把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與推動體育事業協調發展同部署、同推進,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區域間、城鄉間、人群間體育發展不平衡問題,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不協調等短板,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體育發展、體育供給之間的矛盾,處理好體育與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關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動力。
一、區域互動,全面發展
對標“十四五”時期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新目標新要求,《規劃》明確了體育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路徑和方法;提出了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區域體育實現相對平衡的思路和舉措!兑巹潯烦錆M辯證思維,既彰顯了戰略重點,又強調相對平衡,體現了協調發展的豐富內涵,也就是發展的過程更加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更加可持續、有活力。通過重大區域重點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尤其是緊緊抓住北京2022年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契機,逐步縮小區域體育發展水平差距,推動體育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全民健身熱潮噴涌勃發、體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體育人才培養科學高效、體育文化建設繁榮興盛、體育開放水平大幅提升。
二、優勢驅動,特色發展
《規劃》“鼓勵各地發揮地區優勢,打造各類具有區域特色的體育示范區、功能區”,比如支持甘肅省建設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態綠色民族體育旅游融合示范區、海南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等!兑巹潯诽岢觥凹涌彀l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體育事業,建立對口幫扶機制”,“落實黨中央治藏治疆方略,推動組團式對口支援西藏、新疆體育工作”!兑巹潯烦浞职l揮體育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生態功能,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和資源稟賦,通過“體育+”“+體育”,精準設計特色體育發展路徑,有助于促進各類體育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集聚,助力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三、城鄉聯動,一體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兑巹潯肪劢灌l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同頻共振,設置了“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程”和“體育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兩個專欄,提出打造“體育特色村莊”,打造“50項‘最美鄉村體育賽事’”、打造“各具特色的體育賽事名城”等具體舉措,“推動體育與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發揮縣城、縣級市城區、特大鎮體育‘補短板’功能,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兑巹潯芬泽w育為載體,為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創設新平臺、構建新機制、注入新活力,對于滿足城鄉居民體育需求,提振消費活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時強調,體育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兑巹潯钒洋w育事業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全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兑巹潯窌r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躍然紙上,為“十四五”時期做好具體工作指明了方向。